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
2021-08-12
1、地基基礎局部處理與加固
地基基礎存在局部異常,首先需要查明原因,其次要確定范圍,最后予以加固處理。一旦處理不當,將會造成嚴重后果,如出現不均勻沉降,無法為上部結構提供穩定支撐。至于選用何種措施,則需要結合各種內外部條件予以確定。
1.1松土坑的處理
當地基基槽中存在不良土(如淤泥土等)時,應對其進行徹底清除,然后選用合適的土料予以回填。當地下水位相對較高時,一般需要在防潮層下方進行相應的處理(如鋼筋磚圈梁的設置),從而避免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口。
1.2磚井或土井的處理
當地基基槽中存在磚井或土井時,應選用和井底土各項性質較為接近的土料予以回填,并將其壓實,然后將磚圈拆除,同時保證拆除深度超過槽底1m以上,接著使用灰土(配比為3:7)進行分層夯實操作,直至槽底。若井直徑偏大(超過1.5m),那么應對其上部結構采用其他的、必要的加強措施。
1.3局部范圍的硬土處理
當地基基槽中存在較硬雜物時(如樹根等),應將其完全挖除,并采用前文提到的兩種處理方法(一,松土坑的處理方法;二,磚井或土井的處理方法)進行處理。從而避免不均勻沉降問題。
1.4“橡皮土”的處理
在地基基礎施工中,“橡皮土”問題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。由于“橡皮土”的水分幾近飽和,所以,使用夯實器械處理該類地基時,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,甚至越夯越軟。一旦發現該類土質,通常先將其徹底挖除,然后采用特定級配的砂石予以回填,并夯擊密實。
1.5地基基礎加固方法
對地基基礎進行加固時,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,至于選擇哪一種,需要結合各種內外部條件而定。應用最多的方法有兩種:一,灰土墊層法。所謂灰土墊層法指的是,將石灰、粘土按照2:8的體積比摻制均勻,然后以分層的方式鋪墊在地基基槽中,并夯擊密實。該方法優勢眾多,不僅操作簡便,而且施工較快,還具有造價偏低的優點,可用于0.3~2.Om這一范圍內多種地基的加固處理。值得注意的是,灰土在抗凍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,所以,通常用于冰凍線之上;二,天然級配砂石墊層法。所謂天然級配砂石墊層法指的是,以分層的方式將河卵砂石鋪墊在地基基槽中,并碾壓密實。該種方法常見于種地基基礎的處理,一是挖深較大的地基基礎,二是水位較高的地基基礎,三是積水偏多且不易夯實的地基基礎。該種方法通常采用機械作業的方式予以實現。
2、樁基礎工程
2.1套管護壁成孔灌注樁縮頸
原因分析:一,在劇烈的振動之下,套管被快速植入地層,如此一來,某段套管附近土顆粒中的水分或者空氣便無法有效擴散,進而產生孔隙壓力。一旦拔除套管后,其內的混凝土將要直接面對附近的孔隙壓力,再加卜強度不足,便發生了樁體局部縮頸的問題;二,套管在淤泥質土往往伴有振蕩發生,受此影響,混凝土無法有效灌人,樁在該層發生縮頸問題??刂拼胧阂?,遇到淤泥質土中的縮頸問題,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予以處理,一種是翻插法,另一種是復打法;二,遇到其他土質中的縮頸問題,建議使用預制混凝土樁頭予以處理,與此同時,采用特殊套管(如下部帶喇叭口)配合施T;三,相鄰樁施T過程中,應對間隔時間進行嚴格控制,使其保持在水泥初凝時間之內;四,如果屬于輕微縮頸,建議將該處的土掏出,然后澆筑混凝土;五,如果屬于嚴重縮頸,建議二次成孔。
2.2預制樁樁身斷裂
原因分析:一,徑長比偏大,另外,樁下沉環節還面臨偏硬土層的問題;二,制樁環節,樁身彎曲程度不滿足設計標準,如此一來,相對縱軸線而言,樁尖偏離程度較大;三,多節樁施工過程中,沒有做好樁的連接處控制,如上下樁不處于同一軸線上;四,樁的原材料存在質量問題,造成樁的強度不達標;五,在樁堆放環節、起吊環節以及運輸環節,存在違規現象。處理措施:一旦遇到樁身斷裂問題,應和設計人員一起探尋質量原因,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,即綜合考慮樁的內外部條件,采取特定的補樁方法。補1根時,建議于軸線之外進行,其距離控制在3個樁身直徑以上;補2根時,建議于斷樁兩側進行,其兩側距離全部控制在3個樁身直徑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