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方法
2021-08-12
1、強夯法
首先,要落實測量定位工作,這關系到后續夯擊施T質量的高低,所以,實際操作過程中,應予以試夯,并規劃好夯點的分布。其次,要落實強夯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,換而言之,應保證足夠遍數(一般為2~3遍)的預夯作業,當表面達到一定平整度之后,才可進行相應的高程測量,與此同時,根據夯點的分布情況對其展開放線工作。當地下水位相對偏高時,通常采取兩種處理辦法,一種是鋪設墊層法,可以是中砂墊層,也可以是砂石墊層,并將厚度控制在0.5~2.Om之間,另一種是降低水位法,采用該種方法時,一方面要防止作業機械下陷,另一方面要盡量消除強夯環節所產生的孔隙水壓。再次,要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,由邊緣位置開始,向中間位置行進,其加同的主要程序如下:對深層土進行加固一對中層土進行加固一對表層土進行加固。最后,在夯擊操作時,不僅要嚴格執行既定的強夯參數,而只要保證落錘平衡,落點精準,另外,當夯擊坑中出現積水時,應采取相應的辦法將其及時排除。
2、注漿法
采用注漿法時,應做好以下幾點控制:一,結合鉆孔信息予以一定的筆錄;二,在硅化土層之上,建議留置一定厚度(通常為11Yl左右)的未經加固處理的土層,不僅能夠用來處理冒漿問題,還能夠用來解決素土回填問題;三,對灌漿壓力進行嚴格控制,初始階段通常為0.2~0.5MPa,結束階段通常控制在0.8~1.0Mpa;四,處理好土的加固問題,通常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,另外,土的滲透參數、深度呈正比關系時,也可反向進行,此時,)應對土層進行預先加固處理;五,應對作業環節的各項重要參數(如注漿順序等)進行嚴格控制與核對,防止發生漏孔問題;六,在灌漿環節,應對周邊建筑物的地基基礎予以嚴密監控,如果有變形問題的存在,應在第一時間停止作業,分析原因,并通過調整注漿參數的辦法將之解決。